《东度记》情节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小说
阿菊小说网
阿菊小说网 武侠小说 玄幻小说 校园小说 短篇文学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乡村小说 穿越小说 灵异小说 言情小说 经典名著 架空小说
小说排行榜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军事小说 耽美小说 历史小说 伦理小说 推理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竞技小说 都市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狮情化卻 出墙妈妈 妻心如刀 我的美母 母上攻略 禁乱之爱 我和小姨 岛国之旅 小岛狌奴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菊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东度记  作者:方汝浩 书号:38582  时间:2017/8/16  字数:4781 
上一章   第五十回 李老吝财招盗劫 仙官阅卷授诛心    下一章 ( → )
话说副师见了李家树下飞出大雁来,各自争斗,飞去落下得可怪,又见鼠反食猫,乃向尼总师弟说道:

  世事皆先兆,明人睹未萌。

  将兴生瑞草,家败出妖

  上士勤修德,下愚妄自行。

  一朝来祸福,岂是没因生?

  尼总持听了,便向副师说道:“师兄见解极是,却不知这鸿雁与硕鼠怪何以兆败?”副师道:“雁飞去者去,落者落,此失序也。雁行属于昆仲,紫荆乃其义花,此必有分行失义之因,而其家可知其败。况硕鼠为猫所捕而食,今反啮其胫,无礼犯上,必有主弱仆悍之侵。”育三师道:“可禳解么?”副师道:“李善信无昆仲,且未经历其事,从何处解?此兆必自其先人,先人往矣,因必种在后人,后人又何知其解?”尼二师道:“当劝李老修德行善。”副师道:“德有德因,善有善报。但前人已种昆仲之恶因,此必不能挽回昆仲之恶报。”李老听了三僧之说,乃合掌求解,说道:“三位师父所言,毫发不差。是我先人不念昆弟同胞之义,伤害了些人伦道理,以致我无兄弟。今我生三子,虽无争竞,其实皆幼,只恐长而不和,事将奈何?乞求三位师父与小子把这因解救。”当下副师只说:“造下因各有种类,施主即修善,却又有别项善报。似此昆仲因,解救不得。”尼总持道:“师兄,不然。古有齐景公坐朝,晏子侍立,只见天文官奏道:『荧惑守心,主有灾难。』景公问:『这灾难可禳解么?』天文官道:『可修禳,移在臣下。』景公道:『臣下,乃辅我之人也,我闻君无辅,何以为国?移臣下断然不可,再思别计。』天文官道:『可移于岁。岁若旱涝,主灾可免。』景公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生。若岁有荒歉,民何聊生?寡人不愿伤民,宁可自当灾难。』晏子听了,称贺道:『我王有此善言,那荧惑必然化祥。』次,天文官果然奏道:『夜观天象,荧惑退舍三十里,反主我王福寿,国泰民安矣。』岂有先人种了昆仲恶因,李善信修一德,不禳改了的?”育师道:“二师兄说的一团道理,只是德从何处修去?善从何地行持?”尼总持道:“德与善,但随李老善信,自修自行。”李老道:“便请三位建坛道场,诵些经卷罢。”总持道:“经卷岂能挽回不义之报?道场哪里解得昆弟之愆?见苗寻,只得待我查勘这一种因,再与李老善信作功德也。”总持说罢,乃回庵中仍照常侍立祖师之侧,间接待往来善信众人,夜与众师习静。

  这晚,总持有那查勘心愿,便于静定之余,游神法界之内。忽然来了正殿上,见世尊端然坐在莲座,两庑阿罗尊者庄严相,各依序坐。只见十位尊者执经正坐,旁有仙人侍女焚香。尊者目视着尼总持微微笑道:“汝以经卷不能挽回不义,这经,何义也?这诵经,何人也?这不义,何人为也?”总持听了,合掌谢过。尊者道:“汝非是过,当未察因。”总持道:“弟子正为未察因,所以志愿查勘李氏祖先造下之孽,今园花雁鼠之怪,与他个解救入门之路。”尊者道:“吾执经照见五蕴皆空,汝查勘,总不外此。但汝若知,何劳查勘?汝若不知,查勘徒然。”总持道:“弟子非查勘,自己使那不知者知也。”尊者笑道:“吾姑试汝。”把手一指,说道:“那殿阶下自有查勘处。”总持乃看殿前阶下,列着许多仙官。只见一位仙官,总持认得乃是当时查勘郁氏弟兄的。总持忙下殿阶,拱手作礼问道:“仙官何来?”仙官答道:“当朔礼谒世尊。”总持道:“正有一事请问,世间妖孽关乎气运么?”仙官道:“师何不明妖孽关乎方寸?”总持道:“方寸之善恶,各从类报么?”仙官道:“自然从类。”总持道:“今有世人欺凌弱弟,占夺财产,当得何报?”仙官道:“报在子孙。”总持道:“可禳解得么?”仙官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纵有善修,终难解救。”总持道:“当年有个李杀虎,占夺昆弟之财产,应得何报?”仙官乃令执卷吏取卷查看,道:“其报在孙,与祖同一占夺。”总持道:“俱乃伊孙,此占彼夺,未为祸害。”仙官听了,把眉一蹙道:“师止知占夺不为祸害,哪知祸害深大,叫做骨相残。莫说财产终空,便是恩义断绝,就积酿出少凌长、卑尊,莫有穷竭之患。世间类此事最多,师何独举李家昆仲之报来问?”总持道:“小僧只为遇有这种因,便为此来查勘。”仙官道:“世间恶类多端,幽府注载颇悉。师为一事查,宁胜烦扰。吾有诛心册籍,当付师阅。只是机难预,六耳不传。师如遇有应查勘者,可独查看,以助汝师演化。切勿与他人知觉。”仙官乃吩咐执卷吏道:“此后注载诛心册籍,当随师到处,听师梵语一声,即于师静中显现查勘,无得违误。”仙官说毕,拱手辞行。总持复留住问道:“李氏禳解,毕竟何修?”仙官乃答道:“解铃还得系铃。”说罢自去。总持觉悟,乃到天明侍立祖师之侧。祖师目视总持道:“弟子相,动静两相扰于中,其必为善信家妖孽未解。”总持答道:“正为李施主花妖鼠怪,弟子们已知为弟兄阋墙之兆。但解此因,未得个修禳对症之药。”祖师笑道:“此有何难?”乃说一偈。时李大老诸善信人等已集于庵殿堂,但听祖师师徒片言半偈,便相与思议。只见祖师一偈,说道:

  祖先往矣,宁无遗族?

  损却有余,补其不足。

  祖师说偈毕,庵僧众遂相传出。众善信听得,各各思议,便向李大老说道:“高僧偈语,要李大老看顾宗族之贫乏的,我等想偈语真真是对症之药。李大老,你便家财富足,宗族尚有食不周的,损有余补不足,不但德义高深,亦且善功远大。”李大老口虽答应,心实不舍。那悭吝之,见于面貌,便直入祖师静室,见祖师合掌拜跪,再求个禳妖之言。祖师闭目不答。总持乃说道:“吾师已说有禳解妖孽之偈,善信但查你同祖一脉传来,谁是与你祖共产分财?之后若有贫乏的,当速赡给。”李大老面有难,说道:“吾族甚众,贫乏且多,安能损我有限之产,以补若多之众?”总持道:“量己力为施,济那饥得一之食,善信便有一之善矣。”李大老只是口应,回到家中,便有那穷寒宗族,知道庵中高僧指明他家园花妖鼠怪,叫他赡顾宗族。却有一个士人叫做李阿诺,他却是李大老同祖传派来的,走到李大老家借米谷。说道:“阿诺不才,饥寒困苦,敢求族兄资助。”李大老答道:“高僧劝我,我正在此思虑。族人颇众,我力量不能遍及,你且回去,待我计较通当,再作道理。”李阿诺听了,只得回家。李大老乃对把这些话说出。其笑道:“树下雁、中鼠偶然作怪,旋已消灭。吾三子尚幼,哪里争竞?信那僧家迂言话,把家财给那贫族。这些贫族有不务本等耕种,好吃懒做,方才受贫。你便助济一年,也终甚用?”李大老听了言,便悔了善念,几连庵里也不来。却说这李阿诺回家几,复又来求告大老资助,反被其骂了几声,忿忍回去。一,李大老正在家盘算资财,约有千金。其在旁说道:“再经几年,利上生利,不说有这几倍。孩子成人均分,怎有甚么争竞?若是依那僧人劝,分给贫族,少一百便差了一百之利。”大老笑道:“正是,正是。”只见一个仆婢在旁说道:“仆婢要分文,家主也舍不得,肯把与外人?”大老又笑道:“正是,正是。”

  话分两头,却说这村有一豪侠恶少,生平最喜这李阿诺,说他为人俊雅谦厚,甚怜他贫乏,又恨这李大老刻薄。李阿诺三番五次上门求助,只是不舍分毫,却又遇着庵内演化高僧开度他,他只口应心违。这几听了言,连庵内也不来。这豪侠私相计议,有的说道:“李阿诺贫乏,恨我等无财以赠。”有的说道:“哪里可挪移借贷,为他设处助济也该。”有的说道:“他有富族李大老,便替他借些也好。”只见一个恶少说道:“李阿诺懦弱,若是强悍的,何愁财产?”众人便问道:“他强悍却如何?”恶少道:“闻他祖上财产都被李大老祖欺占了去,他不能争讲。若是强悍,定然争讲得。”众人道:“李阿诺善人懦弱,怎能争讲?”那恶少把眉一蹙,对众道:“有主意了。”乃向一豪侠耳边“如此,如此”这豪侠点首道:“妙甚,妙甚。”众豪侠你向我耳说,我向你耳说,一齐道:“此计甚妙。”

  按下众人计议,且说李大老正与盘算金银,只听得醮楼三鼓,忽然门外喊声震天,仆婢惊惶入内,报知李老夫。说门外强人劈门而入。李老吓得魂不附体,忙躲入空屋。只见那些强人打扮得甚是凶恶,手执兵器、火把,照耀如同白。李老看那强人怎生打扮:

  一个个白布头,青烟抹面。假胡须皆是络腮,真刀都拿在手。口声声只叫快献宝来,眼睁睁但云且拿家长。几个道:杀他人不如放火;几个道:有了宝便饶你残生。

  李老夫妇听得说有宝便饶残生,乃哭哀哀地叫道:“大王爷爷呀,金宝都在厢笼里、厨柜中,请自取去罢。”众盗听得他夫说话,一个乃道:“拿出来,杀他无义。”一个道:“得人宝,且饶他残生。”一个道:“无义之徒,便杀之何害?”一个道:“害人生命,又得人金宝,此宝伤情。”一个道:“莫要伤人,莫要,做这买卖永远不犯!”一个道:“且查金宝,够足便去。”只见众盗一齐拥入卧房,得了千金宝钞,各各心满意足,出门去了。李老夫方才出屋来,气的,失魂丧魄道:“罢了,罢了。怎么来,怎么去。”家奴仆辈也有说:“平分文不舍与我辈,过穿过吃。”也有说:“终终夜盘算,做了一场空。”也有说:“倒不如分给些与贫宗族,谁不感恩称德?”也有说:“便是修桥补路,斋僧布施,也胜似白送强人。”这李老气了一夜,到天明随报了地方官。那地方官只批个“严拿立案”亲戚朋友登门不过问个安慰。一时便传入庵内,众信人等,都叹说李大老不听高僧劝解,执不悟,果然有此怪事,乃相叩问。尼总持说道:“师父,你说李家花妖雁怪必生于昆弟之争,乃今被盗劫之报,何也?”尼总持道:“金宝多积,必启众争。总归破败,何必拘执?只恐昆弟因还不止此一劫。”副师听了,便向尼总持道:“师弟,你我出家人,莫要幸人灾,乐人祸。他已被难,又何须说还不止此?”当时只因李老不听僧劝,遭此盗劫财空,村间便传动高僧果然非凡,大家小户略有一件不明白的事,便持香来拜问。不知祖师演化,只人全忠孝之伦,各尽生人之道。佛门弟子便引他了明心之机,破除他障碍之陋,随缘示度,无有成心。只因教本无言,众生难悟,故有三位徒弟子折辨善恶因,彰明报应事理。祖师虽然不言,亦常因人恳问,就事指明,每于慧照中,过去未来,明如观火,点化应验,就如响之应。

  这李大老为盗劫了金宝,恼了一场,悔却不听僧言,却复到庵中叩问道:“小子晦气,也是不自了明道理,有此祸害。如今财去家虚,效前行,助济贫乏。连小子也至贪乏有也。但此后还求指教度。”祖师微笑,看着尼总持道:“徒弟,你于静定之余,已有诛心之册,当示开度,以指途。”尼总持听了师言,惊异起来,暗忖道:“仙官授我诛心册籍,叫我六耳不传,如何我师知觉?我想老祖灵明,彻万事未来,必有前知。”只得忙忙答应道:“弟子自当查勘,以示开度。”当时道副二师听得说诛心册籍,便齐问道:“尼师,甚么诛心册?”尼总持不敢说出,但道是祖师教旨,二师乃近师前拜求教旨。祖师亦不言,但据诛心二字发明一偈,说道:

  人心本虚,应物多幻。

  外显谦恭,明瞒暗算。

  幽实神知,理有折辨。

  真伪自分,直诛其叛。

  祖师说偈毕,二师拜受教旨。尼总持乃向李老说道:“你莫嗟贫,应有贫过善信的;你莫恨盗,尚知财帛傥来之物。老善信,你身也原不有,何况财帛?你早知财帛招盗,几乎丧了残生,何不当初早散些济贫?小僧之言,殊为冒犯,但从此老善信只当祖上不曾遗下这财帛,便是自挣的,也只当不曾挣得。省了烦恼,保重身体。为今计,小僧又替老善查勘报应因,已作了对症药石,无复后患了。”当下李老听了点首。众僧与往来各善信都称好言语,真乃诛心之论。却说尼二师对症药石,无复后患,却是何说,下回自晓。
上一章   东度记   下一章 ( → )
东度记无弹窗全文阅读与东度记最新章节均由阿菊小说网用户(方汝浩)上传呈现.《东度记》情节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小说.如发现东度记最新章节未及时更新,请联系我们!